中文  |  ENGLISH
 
 
您的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中信资源瘦身转型 中信大锰拟单独上市
发表时间:2014/6/16 17:09:16 来源:

    中信集团旗下能源平台企业中信资源控股有限公司(01205.HK)(下称简称中信资源)开始实施主业转型计划,其第一步为分拆第二大主业锰业独立上市。中信资源的锰业资源集中于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信大锰”)。

        根据中信资源的公告,公司拟分拆旗下CITIC Dameng Holdings 及其附属公司在香港上市。中信资源通过全资附属的Highkeen间接拥有CITICDamengHoldings80%股权。

        据悉,作为重组的一部分,广西大锰将认购中信大锰之新股,同时转于合营公司的四成股权予中信大锰。据香港媒体报道,中信资源计划最快在今年年底分拆锰业资产,并于年底上市,至多融资8亿美元。

        “公司已于9月5日向港交所递交了申请,我们的目标是将这块资源放在港交所主板上市。”9月10日,中信资源投资者关系部管理层人员邹智明对记者表示,“至于是否获得通过,20天后将会得到港交所的答复”。

        邹智明表示,之所以分拆锰业资源单独上市,除却锰业已成长为行业旗舰外,亦有中信资源主塑主业的考量。

        中信资源行政总裁孙新国在9月5日表示,中信资源锰业务已增长至相当规模,足以进行独立上市。上市后有利于锰业务的单独融资,引进锰开采及加工行业新的投资者;另外,分拆也将使中信资源集中经营非锰相关业务。但业内人士认为,中信资源此次分拆既是竞争需要,也是无奈之举。 

        竞争之需?无奈之举? 

        中信大锰由CITIC Dameng Holdings与广西大锰锰业有限公司于2005年8月成立,前者占据中信大锰60%的股权。

        对于分拆锰业资源单独上市的计划,中信资源早前已有征兆。在2007年初广西自治区国资委全区工业企业领导会议上,一位中信大锰人士即向记者证实,受益于2006年锰业的良好行情及企业的迅猛发展,“中信资源确有将锰业资源分拆出来,打造另一个资源开发平台的愿望”。 

        根据中信资源方面提供的数据,2007年中信资源在锰业上的营业额为16.84亿港元,占该公司销售总额的16%,为该公司第二大主业。 

        2007年6月,中信资源行政总裁孙新国再次证实,锰业分拆工作确在进行中,但其拒绝透露确切的时间表。 

        中信大锰主要从事锰矿的综合性开采和锰系深加工业,目前是中国最主要的放电锰粉生产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硫酸锰出口企业和世界主要的金属锰生产企业,同时位列2008年广西企业100强第31名。 

        资料显示,中信大锰的锰矿总储量逾亿吨,占中国锰矿总储量的22%,位居全国之首。该公司在广西崇左市拥有两家锰矿的权益,已探明储量分别约为1.2亿吨和1500万吨;在西非国家加蓬也拥有一家矿场的开采权,已经探明储量约为3000万吨。另外,中信大锰矿业还持有广西钦州市桂鑫冶金有限公司70%的股份。

        “中信资源将锰业资源拆分出来既是竞争需要,也是无奈之举。”一位接近中信大锰的人士介绍,虽然中信大锰为全国第一大锰业企业,但其根据地是在广西,在全国其余60%锰矿资源中所占比重不大,而“在广西,中信资源也需要和当地企业、外企‘抢地盘’”。

        记者手中掌握的一份由崇左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撰写的名为《关于我市锰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2008年4月18日)显示,截至2007年底,崇左市锰生产企业共29家(不含锰矿开采及锰粉生产企业),其中上亿元以上的企业即有10家,而中信大锰最大的分公司大新公司的年产值仅为7.83亿港元,与第二名的新振锰业(6.12亿元)差距并不大。

        “中信大锰也面临更多的国际巨头的竞争。”上述知情人士称,法国康密劳已于2005年投下4.6亿元建设4万吨的电解二氧化锰项目;地方企业亦有扩产产能冲动并有地方政府助力,“中信大锰再像原先那样容易地获取锰矿资源已不是那么容易了”。

        邹智明并未否认中信大锰正在寻找新锰土矿资源的计划,但他表示拆分的时间与融资多少现在仍未确定,“并不是说如若港交所答复了,我们就立即可以拆分完毕,最后还需要股东的批准,同时还要看产业环境与市场反应来确认拆分进度”。 

        主攻油气开发 

        随着锰业资源拆分的开始,其它诸如进出口业务、铝、煤等资源的拆分亦摆上台面,中信资源将开始转型为油气资源开发与供应商。 

        中信资源目前已将自身的发展方向调整为“石油为主,其他矿产资源为辅”,该公司分别计划将锰和进出口贸易等非油业务分拆上市,以令主业更为清晰。

        孙新国证实“公司未来的焦点业务会转向以石油为主”。 

        中信资源有关人士指出,将非油业务分拆上市,套现资金可加大对石油项目的投资,对今后发展至关重要。 
        “在整个2007年,中信资源油气资源仅录得5.18亿港元的营收,占据比例较小。”邹智明告诉记者,之所以才取得这么少的营收,缘于印尼区块油田刚刚投产,而哈萨克斯坦的Karazhanbas油田在去年仅有10多天的产油时间,“今年半年报出来后,油品所占的比例将有很大增长”。估计明年石油业务的比重将占整体利润60%至70%。 

        中信资源2006年购得印尼Oseil油田51%的股权,随后于2007年10月购得渤海湾盆地海南-月东区块油田,更于2007年12月顺便拿下Karazhanbas油田接近50%的权益,后两者的可采储量分别为34110万桶、6350万桶。连续收购,让中信资源成为内地继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后的第四大石油公司。 

        孙新国证实,未来中信资源将加大油气资源的并购力度。“预期中信资源今年全年盈利增长可达3倍。”新鸿基证券分析师潘伟新称,主要因为该公司之前由母公司收购回来的石油业务会开始逐一入账,而且更会成为未来主要收益来源之一。 

        中国能源网信息总监韩晓平则对中信资源进入石油领域抱有疑虑,他认为中信缺乏石油行业勘探、开发的经验,因此还缺乏成为国内石油行业“第四极”的能力,收购油田的举动应当理解为金融投资,而不是构建其石油版图。

 
 
 
Copyright 2014-2015 Citic dameng,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12004923号-5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