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您的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崇左锰业的历史性突破
发表时间:2014/6/16 12:03:12 来源:
 从单纯销售原矿发展到深加工;产值从建市之初的4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7亿元……
    从单纯销售原矿发展到深加工;冶炼加工企业从建市之初的27家增加到现在的60家;产品年生产能力达85万吨,是建市前的2.8倍;产值从建市之初的4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7亿元——崇左锰业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这些突破,无可争辩地证明,锰业已经成为崇左继糖业之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成为崇左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最具带动全市经济发展潜力的产业。
    这一直线上升的发展态势,也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市委、市政府提出到“十一五”期末实现锰业百亿元产值目标,是有坚实基础的。
    结构调整:由低端逐步走向高端
    崇左拥有广西62.73%、全国约1/5的锰矿量,绝对的锰矿资源优势为崇左发展锰业提供了资源保障。国内钢铁行业持续发展,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等机遇,使崇左实施锰业百亿元产业工程成为可能。
    然而,崇左锰业发展40余年来,依然以高耗能、低附加值的增长方式为主,全市锰业以挖矿卖矿为主,直到撤地设市前,主要产品只有硅锰合金、硫酸锰、化工锰粉、放电锰粉等几个初加工、低技术含量的品种,锰矿加工企业市场抗风险能力极低,更重要的是严重浪费了资源。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崇左锰业亟须跨过这道槛。建市以来,崇左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国内外锰业发展趋势、市场前景,坚持推进锰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电解二氧化锰、电解金属锰、中低碳锰等国家鼓励发展的产品,充分依靠科技和依托大企业,培育发展三条锰产业链,即把电解金属锰延伸到四氧化三锰、软磁铁氧体、各种电器元件的产业链;电解二氧化锰延伸到无汞碱锰电池产品的产业链;电解金属锰延伸到200系列不锈钢产品的产业链。通过拉长产业链,使崇左锰业逐步由低端市场走向高端市场,形成产业集群。并规划在崇左市郊区、大新县下雷、天等县东平设立三个锰工业园(区)。
    2005年11月,全球锰系列化工产品最大的生产商——法国埃赫曼集团进驻崇左城市工业区,其旗下的康密劳远东发展有限公司(香港)总投资3.4亿元的广西埃赫曼康密劳化工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电解二氧化锰项目正式开工。这无疑是崇左锰业向深层次开发的一个里程碑。该项目2006年底建成投产后,可吸引无汞碱锰电池、手机电池等相关下游产业跟进,对于加快崇左高科技锰业产业群发展具有极大促进作用。
    今年3月,总投资3亿元的中信大锰公司天等分公司年产2万吨无汞碱锰型电解二氧化锰项目在天等县东平乡开工,这意味着崇左的锰业结构调整又取得了新进展,锰业将向锰化工这一高端方向发展。作为高新技术产业,这一项目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重点技改“双高一优”建设项目。
    几年来,浙江、江苏、湖南等地的客商纷纷进入崇左境内投资锰业,伯利特锰业公司电解金属锰一期工程、金格锰业公司电解金属锰一期工程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三锰龙矿业公司年产1万吨电解金属锰项目、新振锰品年产6万吨电解金属锰及年产4万吨电解二氧化锰等项目也开工建设。
    崇左锰业也从单纯销售原矿发展到深加工,生产出电解二氧化锰、金属锰、硫酸锰等高附加值的锰产品。以碳酸锰为主要原料的电解金属锰产品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从无到有,形成了8.9万吨的现有生产能力。按企业发展计划,未来三年内全市金属锰生产能力可达30万吨。
    企业重组:打造“锰业航母”
    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以及环保问题,也是崇左锰业实现自我突破亟须逾越的鸿沟。
    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打造“锰业航母”。崇左锰业正逐步走向规模化、集团化的发展路子。广西大锰、新振锰品等一批管理水平高、实力雄厚、技术较先进企业的崛起并成为行业龙头;法国康密劳、香港中信等国内外一批大公司大集团的大举进入,大大增强了崇左锰业的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借助中信大锰、新振锰品、埃赫曼等大公司大企业,崇左支持、鼓励企业通过收购、拍卖、兼并、合并、控股、重组等多种形式,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其行业控制力、竞争力。并积极推进企业集团的组建工作,对大集团公司在项目立项、技改项目安排、财政贴息、银行贷款、土地供应、电力供应、市场开拓、产品开发、品牌培育、技术进步、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支持,力争到2010年形成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8家以上,其中中信大锰公司、新振锰品有限公司、埃赫曼公司3家企业超10亿元。
    目前,广西大锰公司已进入2005年广西企业50强。在自治区重点培育的大型企业集团中,中信大锰被列为三大矿产冶炼集团之一。新振锰品有限公司则于今年上半年兼并了隆鑫、恒发、电石厂三个冶炼企业,从而使年生产能力由原来的15万吨增加到25万吨,其龙头作用逐步增强。
    崇左还抓住当前国家实行铁合金行业准入的机遇,坚持走环保型持续发展道路,促进铁合金行业结构调整,对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的铁合金生产企业,坚决采取措施促使其退出铁合金行业。在此形势下,有实力的企业可通过技改、转产或生产下游产品来适应形势需要,而实力弱小的企业由于无力承担高额的环保技改费用,将自动退出铁合金生产行业,从而为锰业优势企业和有锰矿资源优势的地方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如今,崇左市已有6家铁合金企业通过自治区级验收,正在申请国家发改委公告。其中大新县15家铁合金企业中,新振、大宝、龙腾、中物和隆鑫等5家企业已通过自治区发改委、环保局验收。
    电力供应:突破瓶颈增后劲
    电力供应和电价问题是崇左打造中国“绿色锰都”无法绕过的“弯子”。撤地设市之初,随着锰业迅猛发展,崇左用电负荷陡增,电力供求矛盾突出,用电缺口率达45%以上,崇左成为广西电力缺口率最大的市。
    针对电网结构薄弱、供电“卡脖子”严重制约工业发展的现象,2003年崇左供电局制定了崇左电网发展规划,并争取到广西电网公司向崇左投资6.7亿元进行电网建设,新建3座220千伏变电站和300多公里11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增容改造原有变电站9座。到2005年底,崇左变电容量由建市之初的300兆伏安增加到750兆伏安,是建市之初的2.5倍,供电能力和质量明显提高,缓解了锰矿企业用电紧张的状况。
    而大新县实施的“锰电结合”工程,则让大新锰业在用电成本上与周边县相比具有一定优势。
    大新县借助丰富的水电资源,以大力发展水电业和加快电网建设为突破口,解决工业用电供应的“瓶颈”问题。通过招商引资,投资建设了下雷220KV变电站和县城220KV变电站,使大网受电能力提高到40亿千瓦时。在努力向上级争取大网供电支持的基础上,加快3家国有电站技术改造,增加发电能力。同时,引进和扶持民营小水电站建设,新建了格强、上利、哥盖等6座水电站,对那岸电站等进行扩容,使全县水电装机容量从3.8万千瓦发展到5万千瓦,缓解了锰业生产用电困难。
    这一模式把电力开发列入工业发展的规划中,不仅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培育了新的电力产业。目前,大新县共有水电站16座,装机总容量4.98万千瓦,实际可发电量2.5亿千瓦时左右。2005年,全县工业用电达6.7亿度,位居全区县级工业用电量的前列。水电业的发展壮大不仅救活了多家锰矿冶炼企业,而且为大新锰业正常运行提供了保证,实现了锰矿业和水电业的良性互动。
    突破瓶颈,做大作强。可以说,锰业是崇左目前发展条件较好、速度最快的一个产业。自治区已把锰业列入“十一五”重点发展的八大优势产业,崇左打造中国“绿色锰都”的目标也更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因为,今日锰业的历史性突破已为明日产业的腾飞打下了基础!(梁莉)
 
 
 
Copyright 2014-2015 Citic dameng,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12004923号-5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